解析题 100分

1.日前发布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一个不爱读...

1.日前发布的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人均每天读书13.43分钟。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浅薄的,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阅读危机”,这沉重的警钟已经向我们敲响。
“哪有时间读书啊?”提起读书,北京一位在某国企工作的陈女士如梦方醒,“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每天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务忙孩子,有点时间基本就是用手机刷刷微博,聊聊微信,看看新闻,玩玩游戏。
“没有时间”似乎是很多人不读书的原因。最新调查显示:成年人平均每天读报15.50分钟,比上年减少3.41分钟;每天读书13.43分钟,减少1.95分钟;每天阅读期刊10.05分钟,减少3.14分钟;每天上网50.78分钟,增加4.01分钟;每天手机阅读21.70分钟,增加5.18分钟。
对于在某民企工作的孙小姐来说,“没有时间”是一个原因,“主要是没心情”,“阅读需要静下心来慢慢享受,可是想想没完没了的工作,哪有一点点读书的闲情逸致?”
“‘没有时间’只是个借口吧,主要还是没兴趣,每天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太多了,有空也只想上上网娱乐以下。”“80后”白领王丽的说法也许更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心声。浮躁的社会,生活的压力,让读书已经慢慢淡出了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我喜欢读书,可是现在的书太贵了。”昆明某事业单位职工徐燕对连年上涨的书价苦恼不已,“现在的书,动辄三四十元一本,比以前贵了好多!”
全国图书市场的调研报告显示,整体图书市场的新书平均定价已经高达52.23元。近年来,不少书的价格一路高涨,以《悲惨世界》(上、下)为例,上海译文出版社多次再版,2003年32元,2006年49.8元,2010年52.1元,2012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价格已高至98.6元。
“我现在读的,多数还是一些旧书。不管去书店还是在网店,看上去琳琅满目,必不可少的腰封告诉你,这是畅销书,那是必读书;这是多少名人一起推荐的,那是超越诺贝尔文学奖的扛鼎之作。可是拿到手里,不说面目可憎吧,也是乏善可陈。”一直还把读书作为最大爱好的陈平,说起现在的图书,连连叹气值得读的好书实在太少。”
2.“谁说我不读书了?我在网上读。”“90后”赵飞很不满地说,“都网络时代了,谁还看纸质书啊?还不环保呢。”
2014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过半数,比2012年上升了9.8个百分点。超九成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表示阅读电子书后就不再购买其纸质版。
说起网络阅读,徐燕很是不以为然,“很不严肃,没有读书的感觉,经常还被各种跳出来的广告等东西干扰”。她觉得,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不能算读书,“捧着书一页一页地翻,闻着墨香,看着铅字跳动,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很多人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认为,改变当前国民阅读的现状,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加强宣传,增加国民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另一方面,图书出版等相关行业也应与时俱进,多出版一些好书。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于2013年列入国家立法计划。有专家认为,法律的介入和引导,有利于保障民众的阅读,意义重大。但夏学銮表示,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发文件推进阅读,但关键还是在个人,“这需要个人增加定力,从阅读中寻找更多的乐趣”。他认为,作为一种时代的趋势,网络阅读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尽管这种阅读方式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会有影响。国家应该适应这种趋势,在软硬件方面下工夫,让“全民阅读”有实质意义保障。
3.据新华社报道,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郑州航海东路中原出版物交易中心一管理员说,除了教辅书,书店卖得比较好的书类是职场类、专业类的书,文史哲类的书卖得相对比较少。从以往的媒体报道来看,中国的畅销书多年来基本都是职场类、经管类、生活保健类、教辅类和各种“成功学”图书等。
段贺宇房间的桌上摆放的都是司法考试的教材。“这几年都不怎么看文学方面的书了”。段贺宇在高中时候是典型的文艺青年,大学刚开始还参加一些文学类的社团,后来因为升学考试等原因,“课外书”看得少了,满脑子装的都是司法考试。
“我当然喜欢读一些经典散文和小说了。那些书很有时代特色,虽然文字朴实,但思想性很强,读起来还是很有感触。但哪有时间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学生小丁坦言,自己很少看巴金、茅盾、老舍等文学大师的书,“课程那么多,现在专业书都看不过来”。
调查显示,21.1%的人坦言自己读书已经“功利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蒋原伦说,阅读可以分成三种,即工具性阅读、为满足求知欲的阅读和为满足情感需求的阅读。“‘功利化阅读’就是把书当做一种工具来读。仙子阿很多人觉得工具书成了一种生活必需品。”蒋教授说。
在很多人看来,阅读的功利心态并不为过,毕竟,求知本身就是有所求的,提升职业技能和业务知识、进行休闲娱乐也是必要的。很多人认为,“时间那么少,读书自然要读实用的书,没用的书不要读”。
这种想法与“读书无用论”一样,都隐藏着“效益期待”,它是社会焦虑的心态的一种表现,与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密不可分。
不容乐观的是,阅读功利化正向中学生和小学生蔓延。中学生要为“提高学习水平”而进行课外阅读,小学生要为“不输在起跑线”而奋斗。一些中学生家长会问让孩子读这么多书,对成绩提高有帮助吗?”
事实上,比起是否阅读来说,青少年更大的问题是“阅读什么”。一个专门经营图书的网站公布的调査显示,超过七成的父母认为读书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然而家长在图书的选择上却与孩子有较大不同:孩子最喜欢看的图书类型是“小说”和“人文社科”,而家长希望孩子看的是“科普”和“励志”类的图书。
蒋原伦指出,功利化阅读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竞争越激烈,社会对个人的专业化要求越高,功利化阅读的情况就会越严重。“很多人把阅读看作一种可选择的个人行为,但在社会大环境的压迫下,阅读的个人选择余地其实非常小。比如高考就需要有功利化阅读,如果孩子考不上大学,就算读过再多文学大师的书,也会让人发愁。”
4.王玉梁在山东一家高校工作,平时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不但没有侵蚀他的读书时间,每晚雷打不动地读书反而成了他纾解工作压力的最好方式。“读书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书,生命就黯然无光。无论多忙,每天坐拥书城,放牧心灵,让心灵从那些好书中得到浸润,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读书是精神的需要”。作为一家出版机构的负责人,丁林松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在大学时养成的读书习惯,仍然挤出时间啃哈耶克、萨缪尔森的经典著作。“虽然读起来晦涩,但只要沉下心来,经典总会给你豁然开朗之感。”
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说他很怀念这样的自己:“在书店的一角斜倚着,默默地读着,不觉天已黄昏;在图书馆坐了一整天,闭馆的电铃声响了,周围的人都走了,我满足地伸了个懒腰;午睡时看书,书掉到地下了,我也沉沉睡去……”
“无论现代人读书多么功利,总得给心灵的阅读留出空间,让读书回到读书的本义上去:不再是精神的桎梏,而是在精神的原野上自由驰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雷达这样说。
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李勇慧说,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巨大,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同样离不开学习。很多人抱怨没时间读书,也不肯花钱买书,尤其是不知道怎么读、读什么。要提高国民阅读率,让读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需要教育、出版、文化界人士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有益的图书进行公正的评价,给人们在图书的海洋中导航;也需要培养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出版更多能够滋润人心灵的好书,共同打造人们的精神家园。
5.“停下来,才发现周围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这世界基本上已经由信息碎片构成,完整的信息非常少见。听一个歌手60秒的歌唱决定他的去留,在iPhone屏幕上跳出来的信息提示中凭借前10个字决定是否要打开并阅读全文。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里,产业工人在流水线上10多个小时重复相同的一个动作,而我们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面对信息碎片……在这个新世界里,时间无始无终,只有一个个瞬间。事件无头无尾,只有你面对的一条条简讯……”据悉,微博红人“和菜头”最近曾一度关闭微博,而这段留在关闭之前的文字,记载了一个曾经的书迷内心的困扰和恐慌,而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是碎片化的时代倒影。
“对于‘非常伤感’4字有个不靠谱的发现:它可以用在随便一个陈述句后边,百玩不腻。比如:除夕夜,窗外的鞭炮响了一整晚,非常伤感;我站在风里吃了一根冰糖葫芦,非常伤感;明天天气晴转多云,非常伤感;凌晨1点了,打算再去看几页书就睡了。窗外很黑,非常伤感……”这是知名博客作者、网络段子高手“东东枪”从百万言博客及微博发言中集结出的一本小书《俗话说》中的片段。真正令人伤感的是,这本令很多读书人并不怎么笑得出来的书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后一路销量飙升。
看看图书销售排行榜,像这样把微博上的段子集结成书的不在少数,并活活衍生出一个图书品种。微博红人张发财写历史八卦的《一个都不正经》、网络红人“奶猪”出版的段子集《我呸》、童亮的《贫僧是去往西天拜佛求亲的》《笨信一箩筐》等出版物有着一个显而易见的共性——文体以一段段不超过140字的文字构成,充满各种桥段和机灵,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微博文字的集合,而将微博内容变成线下图书则快得像一场“闪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这种阅读方式的碎片化也使得人们越来越接受“浅阅读”的方式,即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追求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相比之下,真正的阅读需要读者能够持续专注在书页上,集中全部精力,通过直面的信息进行思考。
6.对于新兴的碎片化阅读,人们的态度各持一端。以下是网上关于碎片化阅读的一些讨论:
网民A:现在我每天上网看新闻,也看手机报,要花两三个小时。但这种阅读不容易积累知识,只留下模糊的印象,看过也就忘记了。电子阅读的随意性太大,都是被人为引导的,读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阅读的是什么。表面上阅读量很大,但实际上有效信息、知识很少,也缺少沉淀。养成这种阅读的习惯后,想沉静下来进行深度阅读就很困难,人会有浮躁感,要克服浮躁感是有难度的。
网民B:碎片化阅读具有空前的普世性,它使阅读不再成为一项特权,人人都享有此项权利。相比过往的木简、羊皮书、纸质书,电子阅读器更便于阅读,理论上所有的知识、信息都能让众人同时共享,这对当下社会的建设极具促进意义。不管身份如何,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发言、交流之中,无论是教授还是农民,都自由享有阅读的机会。
网民C:这种新媒体作用于人们无聊的、碎片的时间,方便而快捷,操作也容易,更利于随身携带。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边听音乐边看电子书。电子设备所带来的阅读在我的生活里占有一席之地,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
网民D:阅读变得没有难度,变得轻盈。读者不必像过去那样背诵经典,只要加以电子搜索即可,也不必乘车去图书馆借书,身上所携电子书即藏有千万册。获取信息的便利,也使得大家不再珍视阅读的严谨性。“段子文化”的兴起,不能说跟碎片化阅读没有关系。这种“段子文化”往往令读者不加思考,容易患上惰性思维症。片断信息的迅速复制传播,也使得读者容易受情绪牵制,乃至演变成文化群虻。
网民E:我们不可能用以往的阅读方式接受海量信息,人们处理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碎片化阅读是一种应对方式。但碎片化阅读很难简单用好坏来评价,关键还是取决于个人,选择怎样的阅读方式都可以。对我来说,网络阅读就开阔了我的视野,査阅资料也很方便,但进行学术研究肯定还是要传统阅读。
网民F:碎片化阅读更具有一种娱乐性和游戏性,使得阅读不再具有文化意义,而成为一种娱乐的手段。这种片断式阅读的习惯,容易使人疲倦甚至厌倦,因为它只是身体上的一种联动,这时的所谓阅读,就具有了“反文化”的特性。碎片化阅读取代传统阅读,可能成为一种趋势。然而一旦取代,则势必是一场文化的灾难。
网民G:碎片化阅读让个人不那么孤立,通过手机、微博等连接,会拥有一个虚拟社群空间,获得心理上的一种支撑感,自己也能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大家还能讨论一些公共话题,对公民社会的建立有很大意义。不过,短时间内接触大量信息,导致人们越来越缺乏深度、持续性的关注,所有的话题都一掠而过。碎片化阅读会导致大家的深入交流越来越困难,因为大家都习惯浅层化阅读,耐心、兴趣都会受到影响,交流的气氛也必然是浅层的。
网民H:每天上班我都会打开电脑,也会把QQ、MSN都挂上,开始浏览网页、交流信息。我从网上信息中会获得一些话题,而这些话题在影响着我的生活和工作。由于朋友大多也是“80后”,所以我们聊天也都有一些共同的话题,而这些话题来源于手机、网络信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去看这些信息,那我就“out”了!
7.45岁的于辉,2009年11月随施工单位中铁三局来到北京,参加地铁六号线第一标段十里堡站的地下挖掘工作。他最常看的,就是有关机械工程类的书籍。
“现在修建地铁隧道全是机械化。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得多看一些专业书籍。但是,买一本这样的书至少要花50元。”21日早上9点,连续工作12个小时的于辉,还没来得及打扫身上的尘土。“工作很累,中午休息吃饭都是在施工现场。每天很难抽出时间来读书。”于辉说,不少施工图纸上有英文,大家还得学英语,因为“工作需要”。
施工现场对面是两排三层高的简易房,里面居住着100多名农民工。院子里有一个简易的篮球架和一个上网室,这是他们仅有的文体设施。于辉的宿舍里,除了几本《地铁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实用全书》之类的专业书之外,一摞报纸、几本《读者》,就是全部“书籍”。
“买书对我们来说太奢侈了,一本书的价格相当于我们几天的伙食费。”一本上个月的《读者》,已经被于辉和工友们翻看过很多遍。
“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个月只休息一天。闲的时候只能和工友们下下象棋,有时候也看看小说。但是,一本小说最便宜的也要二三十块钱。有时候想看书了,就买几本盗版书。”上个月,他和工友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进去后有种囊中羞涩的感觉,只好坐在角落里看了一下午,周围人看我的眼神都很异样。”
“听说过一些工地开设了农民工图书馆,他们真幸运。”提及农民工图书馆,于辉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笑容。
8.“钢铁大王”卡耐基在美国每个县都建立了一所免费图书馆。因为,他当年初中毕业就出去做工,是那个时代的美国“农民工”。工作之余,他就喜欢去附近的一所免费图书馆里读书,从此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为将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在他成功后,以此来回报社会。
这个例子说明,即使当前学历不高也不具备过人技能,通过读书和自我教育,是可以帮助人走向成功的。读书,是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重要途径。
“农民工朋友恐怕买不起我的书。”2010年4月初,周述恒的自传式小说《中国式民工》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28元的定价不算贵,但周述恒估计,农民工朋友要么上网看,要么买盗版。
“我们并非不爱读书看报。”周述恒和工友过去每天都要买报纸看,“仿佛那样才感觉自己和这个世界没有脱节。”周述恒曾摆摊卖过二手书,《读者》《世界博览》《青春潮》……“一本进价六毛,卖一块。虽然部是过期杂志,但大家还是看得很高兴”。
“现在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比过去高,收入也略多,更期盼精神文化生活。”周述恒说,但是很多企业并不重视他们的文化需求。
“国家应该引导和要求企业满足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周述恒有个愿望,“叫农民工自己去买书看,真的买不起。去图书馆呢,路远不方便,手续也麻烦。”他建议,企业多建一些图书馆、阅览室,凭“厂牌”就可以借阅。“让员工多读书,对企业益处不少”。
9.“世界读书日”来临,某市启动系列活动:
动作:1部公益短片开启健康生活方式
我们将以“捍卫阅读,健康生活”为主题,推出一部2分钟的动画短片。我们希望借助更广泛的传播渠道,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阅读对心灵的洗涤,对生活的滋润,以及对工作的帮助。一段短短的动画,传递着来自书籍的人文关怀,而它所倡导的阅读理念,也是受益终身的正能量。
制作:15000张明信片把阅读传递下去
在今天,手机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而是集掌上游戏机、高品质随身听、连续剧集锦播放机、社交神器等酷炫功能为一体的“跨时代”产品。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手机侵蚀了我们大部分时间,甚至有时在不觉间,整个夜晚在手机的陪伴下一晃而过。
为此,我们提出“BYE BYE手机一小时”的倡议,希望都市白领们每晚暂别事机娱乐一小时,告别碎片化的浅阅读,去啃几本“硬”书。
我们设计制作15000张明信片,在“世界读书日”当天发放给都市白领们。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张小小的书签,随意放进某一本你正在阅读的书籍;也可以当作一份关于阅读的倡议书,填上朋友的地址,投入久违的绿皮邮箱,将阅读这种可以分享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人。
行动:200辆公交给阅读一席之地
每天的生活,你有多少时间在路上?在公交车上默坐的人们,是否感慨浪费了时间,虚度了光阴?我们选择了200辆公交车,在“世界读书日”当天,为每辆车最后一排设置一个“阅读者专座”,供大家看书。在这里阅读,你不必时时起身让座,也避免了来往人流的打扰。这里是属于你的小天地,停停走走间,有一本好书相伴,让你在春日暧阳中收获知识,也收获一天的好心情。
10.201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肯定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这一创意,希望三联韬奋书店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
李克强总理信件原文如下:
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
来信收悉。获知你们于近日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这很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喻示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仍需一种内在的定力和沉静的品格。阅读能使人常思常新。好读书,读好书,既可提升个人能力、眼界及综合素质,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使人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砥砺奋发有为的情怀。
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汲取力量。
李克强
2014年4月11日
(一)请根据“给定资料1—4”,归纳概括当前我国陷入“阅读危机”的表现和原因。(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5”和“给定资料6”,分析归纳“碎片化阅读”的优缺点。(3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不超过300字。
(三)“给定资料9”介绍了某市在“世界读书日”的系列活动。假定你作为这次活动的策划人,需要在活动的开幕式上发言,请草拟一个简短的发言稿。(40分)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
(2)目的明确,切合主题;
(3)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4)不超过500字。
(四)请认真阅读“给定资料10”中李克强总理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的回信,结合你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和对这封信的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想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1200字。